?
2025-07-06 16:59?出處 溫州在線
根據可靠信源,埃隆·馬斯克于2025年7月5日正式宣布成立新政黨“美國黨”(America Party),核心信息如下:
一、宣布時間與方式
時間:2025年7月5日(美國當地時間)。
平臺:通過其社交媒體平臺X(原推特)公開發布。
宣言內容:
明確表示“美國黨的成立還給你們自由”("Today, the founding of the America Party returns freedom to you")。
強調“支持和反對比例為2:1,表明你們想要一個新政黨”。
二、成立背景與導火索
與特朗普政府決裂:
直接導火索是特朗普力推的《大而美法案》(Big and Beautiful Act)。該法案計劃增加5萬億美元債務上限,并取消電動汽車稅收抵免政策,嚴重沖擊特斯拉利益。
馬斯克曾于6月30日警告:若法案通過,“第二天就成立美國黨”。
民意調查支持:
7月4日,馬斯克發起網絡投票,詢問是否需成立代表“中間80%群體”的新政黨,共124.9萬網民參與,65.4%支持成立。
此前6月5日的類似投票中,超563萬人參與,81%支持組建新黨。
三、政黨定位與目標
政治立場:
宣稱打破民主黨和共和黨兩極對立格局,代表被忽視的“中間80%”選民。
主張財政緊縮、科技創新、去監管化,反對“浪費和貪污導致國家破產”。
核心訴求:
抨擊兩黨制實質為“單一黨”,需提供替代選擇。
承諾推動政策聚焦民生問題(如就業、教育),減少政治極化。
四、現實挑戰與爭議
制度壁壘:
需在50州收集超50萬個簽名才能注冊政黨,歷史第三黨(如1968年獨立黨)均未突破選舉人團制度。
馬斯克因出生南非,無法以創始人身份參選總統。
利益沖突質疑:
被批評借政黨維護商業利益(如反對取消電動車補貼)。
特斯拉等企業依賴政府補貼,與其“反干預”主張矛盾。
五、潛在政治影響
短期:威脅讓支持《大而美法案》的議員在2026年中期選舉中落敗。
長期:依托社交媒體影響力(X平臺1.3億美國用戶)及個人財富(3340億美元),嘗試重塑政治生態。
綜上,馬斯克成立“美國黨”既是回應政策沖突的激進舉措,也是對美國政治體制的一次顛覆性實驗,但其實際效能仍受制于制度、資源及合法性挑戰。
本文“埃隆馬斯克”來源:http://m.pzjyn.cn/news/world/85673.html,轉載必須保留網址。作者:yujeu